1967年亚罗士打新民中学毕业特刊
1967年亚罗士打新民中学毕业特刊,旨在记录该届高中、高商和初中毕业生的学校生活与成就。资料内容十分丰富,包括特刊目录、校徽、校歌、校长及教师的序言和寄语,表达了对学生未来深造或就业的期许,强调勤奋学习和正直品德的重要性。特刊还详细介绍了毕业生名单、班级历史、课外活动,如篮球、乒乓球等体育社团,以及作文、珠算、美术和摄影比赛的获奖情况,展示了学生在学术和艺术方面的特长。此外,特刊收录了学生和教师撰写的文章,涉及经济学(如银行放款与征信)、文学创作方法、矢量微积分等学术议题,以及关于准时和诚实等个人品德的论述。
这本毕业特刊记录了1967年度新民中学毕业生的校园生活、师长寄语、同学情谊与各项活动成果,内容丰富,结构清晰。以下是各章节的详细介绍:
刊物开篇部分
- 弁言 (Foreword) 本章节引用了《大学》中的名句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”,阐明了新民中学的校名渊源与办学宗旨,即培养学生具备“明德”之心,实践“新民”之行,最终达到“至善”的完人境界,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良好公民 。文章还强调了华文教育在传承优秀文化与道德方面的重要性,并以美国“唐人街”为例,说明以伦理道德为本的华人教育有助于减少社会犯罪问题 。最后,作者提及该届毕业生为初中第七届、高中第四届、商科第三届,并呼吁社会热心人士继续支持华文教育,以确保学校永续发展。
- 开卷之语 (Opening Remarks) 本章节引用荀子《劝学》篇中的名句“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”,勉励毕业生要不断学习,超越前人。文章强调了“学不可以已”的道理,指出学习是无止境的,无论升学还是就业,都应不断从书本、工作和经验中学习。作者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寄予厚望,希望他们能秉持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”的精神努力治学,为个人前途和母校荣誉而奋斗。
- 写在告别起航之际 (On the Eve of Departure) 这是一篇由毕业生撰写的文章,抒发了即将离校的离愁别绪与对未来的展望。文章回顾了六年“南国的夏,赤道的秋”的同窗生活,表达了对师长教诲、同学情谊的深深眷恋。同时,文章勉励家境较好的同学继续出国深造,拓展视野;也鼓励就业的同学不要灰心,强调“凡是生活的场所,就是学习的地方”,只要勤奋上进,终有出人头地的一天。作者提醒同学们步入社会后要保持谦虚,牢记“我所知道的还很少”,并继续努力求上进,才不辜负师长和父母的期望。
学校领导与师长篇
- 董事玉照、校长玉照、老师作品及寄语 (Photos and Messages from the Board, Principal, and Teachers) 此部分收录了学校董事会成员、校长、各科主任及老师的照片。
- 训育主任康老师的寄语:他教导毕业生,研究学问和为人服务是人生的两个重要方面。“成己”靠研究学问,“成物”靠服务社会,希望同学们能以“成己成物”作为做人的最高目标。
- 《伟哉教育》一文:深入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在于“爱”。文章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心,指出教师的乐趣与价值完全寄托在学生的成就上。作者引用孔子和西方教育家的观点,阐明了教育之爱是一种真诚无私、欲与人共生共荣的伟大情怀。
- 英文老师谢老师 (CHEAH SOO CHAY) 的寄语:他以英文祝愿毕业生前程似锦,并提醒他们无论未来身在何方,都要忠于母校。
学生作品与班史篇
- 同学作品 (Student Works) 本部分展示了毕业生的学术和创作才华,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:
- 商科类文章:如李志航老师撰写的《银行之放款与征信》,详细论述了银行放款的安全性、清偿性原则以及征信工作的重要性,并举例说明如何分析借款人的资金来源与去路。此外还有学生撰写的关于企业组织形式和设立管理的文章。
- 理科学习笔记:详细展示了笛卡尔坐标系下的向量代数,包括向量加法、标量积、向量积、三重积以及向量函数的微分和积分运算,并列举了其在流体力学和电磁学中的应用。
- 文学创作:包括中文新诗、散文和文学评论。
- 英文作品:如谢老师撰写的关于守时重要性的文章《Punctuality》,以及学生们撰写的各类英文作文。
- 马来文作品:如关于诚实对于国家重要性的文章《KEJUJORAN》,以及学生创作的马来文诗歌和记叙文。
- 高三班史及同学录 (Senior Middle 3 Class History and Directory) 详细记录了高中三甲班的“简史、即景”。文章描述了同学们从不同地方汇聚一堂,共同度过数年学习生涯。内容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之间的融洽关系、学习风气以及班级内部的趣闻轶事,如班级“新名词”的流行和一些同学间的“结拜”故事。此章节还特别表彰了在学术、写作、体育、音乐、摄影和美术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同学,展现了班级的活力与才华。最后附有该班同学的个人照片、联系地址和毕业赠言。
- 商三班史及同学录 (Senior Commerce 3 Class History and Directory) 记录了高商三班的学习生活点滴。文章以幽默的笔触介绍了班级的正副班长和几位有“绰号”的同学,如“小周璇”、“开心果”等,充满了生活情趣。文章回顾了同学们在各学科中的特长,如国文、华文、簿记、打字等,并特别提到了在乒乓、篮球、美术、摄影等课外活动中表现杰出的同学。该班史还表达了对班级任课老师的敬爱之情,特别是对商科老师教学有方的感激。最后同样附有该班同学的照片和毕业赠言。
- 初三班史及同学录 (Junior Middle 3 Class History and Directory) 记录了被称为“和尚班”(因全班皆为男生)的初三班级的三年生活。文章介绍了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师,并提及了同学们在体育方面的优异表现,尤其是在校际篮球赛中荣获初中组冠军。文中还生动地描绘了几位同学的性格特点和趣事,展现了青春活力。最后也附有该班同学的照片和赠言。
活动与荣誉篇
- 校内外活动 (School Activities and External Activities) 本章节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学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,包括高商篮球除、高中篮球除、救伤队活动以及校园景色照片。
- 各项学艺比赛成绩:详细列出了1966及1967年度高、初中组在华、国、英文作文比赛,以及书法、珠算等比赛中的获奖名单。
- 学会任职名单及体育成就:记录了1966年度毕业生在各学会担任主席等职务的情况,以及校内篮球、藤球、乒乓球比赛的冠军队伍。
- 校外荣誉:特别表彰了在校外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,如在吉打州乒乓公开赛获奖、在州级学生影展中获奖以及在北马中学生美展中获奖的同学。
- 舞狮采青活动:特刊还设专栏详细记述了学校为筹募经费而举办的“新春舞狮采青”活动,记录了师生们不辞劳苦参与服务的过程,体现了为华教贡献力量的精神。
刊物制作信息
- 本刊筹委、广告及出版信息 (Magazine Committee, Advertisements, and Publication Information) 特刊末尾详细列出了筹备委员会的顾问、主席团和各组成员名单,并附有照片。同时,《筹备过程》和《编后话》两篇文章回顾了从决定刊物形式、解决经费来源到编辑排版的整个过程,记录了筹委会成员们付出的辛劳与克服的困难。特刊还包含了大量的商业广告和鸣谢名单,这些是刊物得以顺利出版的重要经济支持。